要一個人相信他有病較容易呢?還是要他相信沒病容易呢?也許有人會說『有病沒病當然是醫師說了算』,但身為一位臨床醫師,總覺得要使走進診間的鄉親相信他真的有病,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有時候,要某些人相信他真的沒病,卻頗費口舌,蘇小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蘇小姐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公務員。對人和氣,個性溫和,在辦公室有人緣,很得上司賞識然。她家始終能夠保持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讓人看不出這是個家中有二個活潑好動孩子的家。然而,這樣費心力維持的環境,也耗費了她大部份上班後僅存的精力。然而,自從公公二、三個月前因喉癌過世後,心情總是有個陰影,這片陰影說來好笑,不是來自工作、家庭、或親人過世,而是她的喉嚨老覺得有異樣感。揮之不去的陰影,使得她到處求醫,當然沒有一個醫師可以給他滿意的答案。
那一天,她走進診間,我是她眾多求醫記的第N個醫師,也許是想碰碰運氣吧!
症狀的鑑別診斷告訴我們,喉嚨有異樣感,要排除的原因有幾個,包括喉嚨發炎、鼻涕倒魚、刺梗喉、喉部腫瘤、胃食道逆流、甚至甲狀腺腫等。
我在心裡盤算一下,以試探的口吻問
「您長期的喉嚨異樣感,是整天都會?還是甚麼狀況才會?」她毫不猶豫的說「整天都會」。
再接再厲,我接著問「常有溢酸氣的情形?或平常胃會不好嗎?」這次她遲疑了一下「不會啊!」
「吞口水喉嚨會痛嗎?」
「不會,怪怪就是了!不吞也一樣怪怪的不舒服。」
到此已可以排除以上某些診斷了。
「喉嚨會有痰的感覺嗎?」
「也不是有痰,只是覺得無時無刻喉嚨老是怪怪而已啦!」
另外一些診斷也可被排除。
在做完完整的身體檢查後,我採主動式的問法,嚐試印證我所想像中的一個診斷。
「您半夜起床或清晨剛睡醒,會有這樣的感覺嗎?」
她好像沒預期會這樣問,停頓了一會兒,然後發現甚麼新奇事—
「嘿好像不會呢!」
到此,我心理已有個譜,答案是呼之欲出,因為由上面的這些訊息,幾已可以做出診斷了。但就憑這幾句問話,告訴她「您沒有某某病,而有某某病」,似乎有違台灣看病習慣,病患也不會相信。於是我用另種方式,來證明我的臆斷,兼也強化我的說服力,我轉而詢問起她過去輝煌的看病史。沒想到這麼一問,好像就此打開她塵封的情緒—
「唉!已看過無數的醫師,恐怕也快記不清了。看過的耳鼻喉醫師曾為我作X光及內視鏡,甚麼都說沒事,只說可能是鼻涕倒流,吃了兩周的藥,還是好不了, 醫師說不需再吃藥了。後來有人建議我去檢查有否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因此我找了胃腸科,也作了很不舒服的胃鏡檢查,還是說沒事,還建議我找新陳代謝科看看。結果也作了頸部超音波,答案還是沒事。就這樣醫院來回奔波好幾個禮拜, 苦惱依舊,還為此長久悶悶不樂,甚至睡不著。」時機成熟了,該是為這次的診療,做個ending的時候了。我很直截了當的告訴她「您的喉嚨根本沒毛病。」
果然不出所料,她很不以為然的抗議說—
「怎會沒病?我的喉嚨的確很不舒服呢!」
「不錯,您的喉嚨也許是因空氣汙染、鼻過敏、或口乾舌燥等原因,而有些些的不適。但您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會將這小小的不適感,給與放大與宣染,造成您忐忑不可終日。就好像我手上的一顆黑痣,多少年來到現在還是那個樣子。但我那天,不知那條筋不對勁,忽然擔心起它來,還為此,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您說是我的痣有問題?還是我的感覺有問題?」
她好像能夠意會我的意思,不禁莞爾一笑—
「那為何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我意識到她已漸漸清楚自己心靈的盲點。為表現專業,我以嚴肅的態度說—
「那是一種焦慮疾患的表現。您要從生活步調上與情緒上解除您的焦慮狀況。在認知上,能辨識生理與心理毛病的分野,再配合藥物的治療,那麼就能解除您長久的困擾,也可體會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道理〞」也不知何來的靈感,我覺得這句佛語很適合她。於是我開給她兩周的clomipramine(一種三環類的抗焦慮藥)。幾個月後的某天,她回門診看感冒,我追問她喉嚨異樣感的現況?她說服用了兩周當時開給他的藥後就好了。要讓一個人相信她沒有病有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位蘇小姐就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