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是一個60歲的阿公,除了有點高血脂與高血壓外,身體一向硬朗,有四十幾年煙齡的他,常對人笑稱抽煙有殺菌作用,讓他很少感冒。然而在一個酷寒的冬夜,和老朋友喝完酒後,半夜卻被一陣的胸痛痛醒,由於10分鐘後疼痛就消失,因此事後他也不以為意。然而一周後,同樣的情形又發作,只是這次疼痛更甚、持續更久,他才警覺事態嚴重,半夜掛急診,醫師說是心肌梗塞,差點要了他的命。
心臟缺血的胸痛可分為兩種,一為心絞痛,另一為心肌梗塞。心絞痛表示冠狀動脈因粥狀硬化狹窄造成心肌缺血現象,或血栓短暫堵塞冠狀動脈後,再自動打通。 心肌梗塞則是血栓完全阻塞住原本已因粥狀硬化造成狹窄的冠狀動脈。二者都是心肌缺氧,因此症狀都極為相似,差別只在程度輕重。後者較前者有較明顯而嚴重的臨床表現。典型的心絞痛症狀是胸骨下會有悶悶的不舒服感或壓迫感,會傳至左臂或頸部。同時可能會合併呼吸短促、心悸、嘔心、嘔吐等。一般發作時間持續約數分鐘至十幾分鐘。而心肌梗塞的症狀也與上述症狀相似,只是症狀較嚴重,發作時間較久,可能達半小時至數小時,最後可能會引發心律不整而死亡。
由於處理及預後的不同,心絞痛被細分為穩定性心絞痛,與不穩定性心絞痛。如前所述,穩定性心絞痛表冠狀動脈由於粥狀硬化逐漸狹窄造成缺血,因此常需有激烈運動才會有心絞痛的症狀。而不穩定性心絞痛則是由於血栓短暫塞住本已因粥狀變化狹窄的冠狀動脈,因此常是輕微的運動或靜態下即有心絞痛的症狀,如疲勞、熬夜、酗酒後的半夜至黎明極易發作;而本來是穩定性心絞痛,最近發作的頻率增加,或心絞痛的症狀頭次發作的一個月內,皆需歸為不穩定性心絞痛。
不穩定性心絞痛常是心肌梗塞的前驅表現,很易演變成心肌梗塞,因此極需和急性心肌梗塞一樣地積極治療。
依據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不同階段與形態的心肌缺血,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比如血栓溶解法(使用alteplase,reteplase)對於S-T 段上升的心絞痛有效,對S-T 段下降的心絞痛沒效;對於有Q波的心肌梗塞,並非全然不能使用血栓溶解法。也就是說,穩定性心絞痛較不可能有S-T 段上升,而無論是有Q波或沒Q波的心肌梗塞,都有S-T 段上升的可能。
胸痛是很多人曾感受過的經驗,也是基層醫師門診常碰到的症狀。對於這些抱怨,醫師應有能力能分辨出何者是真正心肌缺血?是否需要立即掛急診?目前的嚴重度如何?心電圖無疑是簡單實用的輔助工具.,活用它,才能做好隱形殺手的守門人。
Designed by REDGEEG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