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的病人中約有30%左右是由於糖尿病的併發,即糖尿病腎病變造成的,所以糖尿病患者,須時時注意自己的腎臟狀態,以免走到洗腎的地步。
1. 糖尿病腎病變形成的過程如何?
答: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的表現是蛋白尿,隨著蛋白尿的惡化,接著 會有高血 壓的出現,最後腎功能變差,而終至腎衰竭,甚至須要洗腎。而從開始有糖尿病到形成腎衰竭的時間,就幼年型的糖尿病而言;約須10幾年;但對成年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由於器官的老化或其他的慢性病使得這段時間變短。
2. 如何防止糖尿病腎病變的形成與惡化?
答:首先在糖尿病患的蛋白尿未出現前,若能嚴格控制血糖,那麼出
現蛋白尿的機會將減少,也就是腎臟較不會受到高血糖的傷害而
引起腎病變。而一但出現蛋白尿後,很容易會有高血壓的出現,
此時,除了嚴格控制血糖外,也要控制好血壓(最好能使血壓控制在130/85以下),同時也須採低蛋白飲食,因三者控制得好,腎臟惡化的速度才得以減緩。
3. 對於糖尿病患為預防腎病變的產生或惡化需作那些檢查與評估?
答:
(1) 尿液尿蛋白的檢測:最好能收集24小時尿液,以定出尿蛋白的總量。尿蛋白越嚴重,表腎病變越惡化。
(2) 血糖的測定:最好能測定糖化血色素,因此值愈低(小於7以下),表示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愈好。
(3) 血中腎功能指數的測定:即測尿素氮(BUN)、肌酸干(Cr) 可以知道是否已有腎衰竭的現象及其程度如何。
(4) 測血脂肪濃度:因糖尿病合併高血脂時,更易導致心血管或腦血管病變,同時高血脂也會惡化腎病變。
(5) 腎臟超音波掃描:可以辨別腎衰竭的形成是否有可能其他疾病造成誤診。
4.腎病變在甚麼情況下,須考慮可能不是糖尿病引起的?
答:
(1) 小於10年的糖尿病病史(尤其是青年型糖尿病)。
(2) 持續性血尿(尤其伴有紅血球圓柱體)。
(3) 有腎病症候群症狀,但血漿肌酸干(Cr)仍維持在正常的濃度,此時即需考慮此腎病變可能非糖尿病造成的。因為嚴重蛋白尿一般發生於糖尿病腎病變的晚期,此時腎衰竭早已表現出來。
糖尿病患者終其一生並不必然會走到洗腎的地步,但的確有很多洗腎者是屬糖尿病患者,而且這種比例在逐年增加中。蛋白尿是腎病變的指標,而高血糖與高血壓是兩大元兇,糖尿病患者能不慎乎!
照顧家人的健康,從正確的醫學常識開始
更新日期:200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