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小說的選擇是要有共鳴,要能心有戚戚焉,要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才會一章不漏的從頭看到尾.尤其平時很忙,能找出時間好好看個痛快的機會實在不多, 有的話也都在臨睡前躺在床上的時候。若讀來如嚼蠟,豈和數羊有同工之妙?
上世紀初,連橫的臺灣通史序開宗明義說:「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所以台灣有史到現在已400年,但400年之前的台灣並非沒事發生過,而是我們的老祖宗生活在那個時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因此也就很難直接得知那段時間台灣發生了那些事情? 這讓台灣歷史更矇上神秘的色彩。人都存有好奇心,越不知道的事越想知道,更何況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對它的愛,對它過往的事,有更多的綺想。作家王家祥的小說風格很可滿足我對台灣過往無限的想像空間。已看過不少他這方面的小說,最近剛看完他的「倒風內海」這本書,一如其他的台灣歷史小說,它不會有宮廷故事裡繁文縟節,你虞我詐的權勢相爭,而是粗獷中帶有純樸,犯難中有幾許浪漫的庶民故事。
台灣古籍裡的內海,就是現代所謂的瀉湖.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是「一種因為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邊。這些湖本來都是海灣,後來在海灣的出海口處由於泥沙沉積,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繼而將海灣與海洋分隔,因而成為湖泊」。也許除了台南人外,包括我在內,在還沒看本書之前,都不知道哪裡叫「倒風內海」。相對而言, 大家可能對「台江內海」較為熟悉,因為歷史上有個很出名荷治時代建的熱蘭遮城,即現今的安平古堡.。「倒風內海」正位於「台江內海」的北方.滄海桑田,這兩個位在台灣西南方的大瀉湖,由於台南三大河流— 由北至南分別是八掌溪、急水溪及曾文溪,多次洪水帶來大量的沙石而淤積陸化 ,以前的內海大都已成陸地。「台江內海」大致位於現今曾文溪出海口以南至安平港之間;而「倒風內海」則大致位於今八掌溪出海口至曾文溪出海口之間.為什麼叫「倒風」?聽說是因為這個內海位在靠北的地區,且它剛好又向北開著,冬天時,北方來的冷烈季風,讓港口很難上下貨物,所以在還沒有大量漢人移入台灣的荷蘭人治台其間,較溫暖風少的「台江內海」自然成為當時的政經中心,受到荷蘭人的刻意經營,而「倒風內海」則成為附近平埔西拉雅人與漢人海盜走私客的天堂。
作家王家祥這本書雖名為「倒風內海」,其實是在講荷治其間,西拉雅人、荷蘭人,與漢人共同生活在「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地區發生的文化衝擊,與愛恨情仇。
在那還未進入工業時代,物質生活無論東西方普遍貧乏,而人權觀念也混沌未開的時代,我們不該以現代的價值觀來看歷史,才不會失於偏頗.作者應也抱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書裡面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有的只是不同族群因緣濟會的相遇,為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求取最大的生存空間,互相爭奪激起的無數火花。作者以寫實的筆法,帶我們回到400年前的嘉南平原,那時還沒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田園風光,有的只是山崗曠野一片白茫的菅芒草,或天涯無際的青青草地,成群的野鹿出沒期間.那時台南一帶海邊的瀉湖(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有很多零星羅列,露出水面的沙洲,在初春的晨霧下,有如海面的海翁(鯨魚)露出它們的鯨脊,有時與游浮其間的鯨豚難辨其微。那裡原本住著一群樂天安命、與世無爭、女耕男獵、自成天地的西拉雅人,但在那大航海、大發現的年代,有一天,族裡的女巫婆說出了她的夢兆「災難自海上來」,正式宣告外來文明的侵入已勢不可擋.漢文化的漢族與西方文化的荷蘭人是來自海上兩股力量,是站在時代浪潮的上方,對西拉雅人是股災難但也應是脫胎換骨的契機,很可惜,他們並沒有做到隨波浮載、乘浪而起的轉化, 反而在時代的巨輪下,受到無情的碾軋。故事裡道盡西拉雅人處境的無措與無奈, 注定要受這些外來文明的洗禮與同化,最後整個自我的認同在爾後的歲月,幾乎消失殆盡。
時至今日,現代的科技讓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台灣如何在各方面,甚至心態上敞開胸懷,時時世界同步,融入整個國際社會,但又保有自己的身份識別,與時俱進,這應是昔日西拉雅人給我們最大的啟示。聽說魏德聖導演將來有意將這本書改編成電影,我已先睹為快,也深受感動.歷史是社會共同記憶很重要的一環,相信魏導的這部史詩電影,以他對歷史劇詮釋的功力,必能再創佳績,也相信能深化我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