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頭痛已好久,吃了你一個禮拜保養的藥後,已不再頭痛了,很有效,但你看我的臉是不是腫腫的,醫師,會不會你的藥下太重了?」
這位六十幾歲已有多年緊縮型慢性頭痛的楊太太,先生已過世好幾年,平常會帶孫子來我們診所看病。由於多年來長期買市面上販售的感冒糖漿或止痛藥,來解頭痛痾疾,兒媳發現不是辦法,因此要她來診所掛號求診。自從投予預防性頭痛藥後,顯然已讓她可以丟掉長期相伴的止痛藥了。我仔細的檢視她的臉部,深壓兩腿前脛與足背,並沒有發現水腫的跡象。
「沒有啊!楊太太,您看不出有水腫呢!
「怎麼會沒有,你看我的臉是不是有脹脹的,我是吃了您的藥之後才這樣的。」她似乎很篤定其間的關連性。
「那您還有繼續服藥嗎?」
「已好多天不敢吃了。」
「那水腫有比較消嗎?」
「 沒有啊!還腫腫的。」
「那就更不可能了,已好幾天沒吃藥,怎麼有可能還腫腫的;而且我也沒有開酸痛的藥,怎麼會引起水腫呢?更何況您看起來也沒腫啊!」
因為酸痛藥容易引起水液滯留,是造成身体水腫最常見的原因。我耐心地向她解釋、保證,要她放心。我的努力顯然沒有奏效,她的疑惑仍在,實在想不出有更好的說法來說服她,此時也隱約聽到外面其他候診病患,久等不耐的抱怨聲。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最後臨生一計,開單讓她去抽血驗尿,讓證據說話,來證明她的沒事、我的「無辜」。檢查報告當然都是正常。顯然她接受我的澄清,爾後她繼續接受給與的頭痛治療,也從沒再聽到身體水腫的事。
像楊太太原來所焦慮的毛病好了,卻又新生另一種焦慮的情形,在門診並不少見,開業醫師應去分辨它底層的涵義才能解除疑惑,完成治療;也就是說,同一種抱怨可能透露了患者各種不同的原因。以下就這位鄉親的例子,嘗試作如下的分析:
1. 博取家人持續的關注:
一旦原來痛苦的對像消失了,但由於焦慮仍存在,因此他會再找另一個焦慮的對像,儘管這個對像只是他想像而不存在的。那怎會如此耽於痛苦呢? 可以這樣解釋,反常的情緒表現是由於內心的孤獨、焦慮、沒安全感與缺少他人的關懷,當事者需藉由這樣的痛苦與抱怨,來獲取家人的關心與重視。
2. 可能是由身體型疾患中的慮病症造成的:
也就是當事者對於身体的某些症狀會誇大其嚴重性,並歸之於某些病,或某些原因。對於這類的患者有時會被誤認是強迫症中的強迫意念,但之間有一個很明顯的不同,就是後者(強迫症)的當事者會清楚這種強迫意念是在自尋煩惱,而企圖去壓抑或忽視它;但前者(慮病症)則堅認自己的確有病,常常逛盡醫院遍巡名醫仍無法解除他對自己某項健康的疑慮。
3. 對醫師的不信任感:
對診治的醫師有否足夠的信任,往往影響到治療能否成功。信任感不夠會讓病患對治療產生懷疑,無法解除對疾病的焦慮,往往在治療過程中有些許的懷疑就不肯繼續接受治療。由於楊太太長久受到頭痛之苦,一直倚靠止痛藥來短暫止痛,一旦使用保養藥可獲得更佳更長久的緩解,而這種舒服感是以前吃止痛藥未曾感受到的,當然會懷疑醫師給的藥「很重」。但在給予抽血證明沒事後,她很能欣然接受而繼續治療, 有這樣的結果,可大大排除第二項(慮病症)造成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一位老是想要博取家人持續關注的人格特質是有很多的面相,如依賴、憂鬱、忌妒等等都有可能,一位孤獨的老太太是否有此行為,可能還要與其家屬詳談,了解他們之間的互動,才能下此結論。但楊太太無論是帶小朋友,或為自己的毛病來看診,很少由其他家人陪伴而來,也沒聽過對其他家人的抱怨,所以可以大大降低第一項(博取家人持續的關注)的可能性;當然在隨後的追蹤治療中,很少再聽到有其他「奇怪的」病痛的抱怨,也可以排除其可能性。楊太太目前是門診一位很合作的病患,大部分的病痛都可就近在我這邊獲得成功的診治。當初若沒有努力獲取她的信任,或把她無哩頭的抱怨當成無理取鬧,恐怕無法繼續後面的治療;當然,無法解脫她多年頭痛的夢魘,今天更不能成為我的忠實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