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們生活中常聽到的病名。它可能是一個事不關己、遙遠陌生的W詞;也可能是鄉親們想要去之而後快的夢魘。但無論陌生或夢魘,糖尿病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疾病,卻是一個事實,只要我們去認識它、克服它,糖尿病才不會被不幸輕忽;就是不幸碰到了,也能輕鬆看待它,和它和平相處。
1. 糖尿病的診斷是什麼?
糖尿病的診斷有很多方式,其中最簡便的就是空腹8小時後,測血液中的血糖值,若大於126mg/dl且隔週再測,仍是同樣情形即是定義上的糖尿病。
2. 糖尿病會有什麼臨床表現?
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是沒有症狀的,可以是一種無形的殺手,大都要抽血檢查才|知道已患了糖尿病。至於有症狀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有疲倦、體重不明原因減輕,及多尿、多渴、多吃(三多)等症狀。
3. 糖尿病如何分類?
糖尿病可依其致病原因分為,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的特徵:常在年輕時就可能發生 (小於30歲),發病時患者體重常是正常。須要用胰島素注射治療。其成因是由於患者原來就有自体免疫性疾病的基因。在某些環境(如化學物質、濾過性病毒)的影響下,體內會產生破壞胰臟β細胞(負責分泌胰島素)的抗体,當β細胞被破壞超過原來的90%以上時,即會產生血糖的明顯上升,且常有三多的症狀。
第二型糖尿病的特徵:常於中年以後才發生 ( 40歲以上),常沒有三多症狀,而在例行健診時抽血才被發現。我們鄉親的糖尿病約95%以上是屬於本型。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發病時體重超過正常。目前還沒有發現有致病基因,卻有家族性的傾向,因此其致病成因可能是多因性的。目前認為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現象與胰島素分泌缺陷為致病機轉。可以口服降血糖藥治療。
4. 為什麼要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最令人困擾的不是它的症狀,而是它會帶來可怕的併發症。急性併發症包括酮酸中毒、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酸性昏迷、乳酸血症及低血糖症等。這些併發症是在一旦有糖尿病後,若沒將血糖控制後,隨時是可能發生的,甚至有生命危險。而慢性併發症則可能在發生糖尿病後,快者5至10年,慢者10至20年後發生,端視血糖是否長期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這些慢性併發症包括了腎臟病變、眼睛病變、周邊血管病變與心臟血管病變,這些病變之所以發生,最主要的是血糖沒有長期受到良好控制而產生的。這些慢性併發症往往成為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質變差的主要原因,如須要洗腎的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佔最多數。
5. 糖尿病如何治療?
事實上糖尿病的治療跟其他常見的慢性病如高血壓、氣喘一樣,並非一定非得在大醫院治療不可,只要把握住幾個治療目標,如血糖、高血壓、血脂肪的控制與努力遵循糖尿病的衛教指導,如飲食控制、適宜的運動等,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在基層診所接受治療的。同時由於診所的方便看診,及患者和醫師能較密切的互動,反而可以比大醫院獲得更好的控制與照顧,以避免各種併發症的發生與提早到來,這也是衛生署或健保局大力鼓勵糖尿病在基層診所接受治療的原因。
更新日期:200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