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0
0 件商品
總計NT$ 0
前往結帳
會員登入
驗證碼
忘記密碼?
建立專屬帳號

H1N1新流感,很危險嗎?

H1N1新流感,很危險嗎?
按照WHO的統計,H1N1新型流感的致死率約千分之四點多左右,僅略高於一般季節性流感的千分之一;而SARS當年的致死率是10-20%,所以嚴格說來這次的新流感是不能與當年的SARS相比。 但是比起令年輕父母心驚膽跳的腸病毒,好像又嚴重很多。因曾大流行於1998年的腸病毒,當年受感染者逾三十萬人次,其中死亡個案有78例,也就是腸病毒的致死率約為0.026%,看起來比現在的新型流感安全很多。但H1N1新流感與腸病毒的取樣母體難易有別,根本上會影響統計數字,解讀這樣的數字差異要很小心。因H1N1新流感的通報條件是需符合所謂類流感症狀,如發燒、肌肉酸痛,加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胃腸道感染症狀,大體上是和一般的病毒感染無異,些微的差距應該只是肌肉酸痛的機會較多。

但問題是有許多的情形下,它可能是不發燒的,更多的情形下,可能是不肌肉酸痛的。我們診所就曾經發現,沒有肌肉酸痛的一般感冒症狀,但快速篩檢卻是A流感陽性。流感快篩試劑的敏感度雖然不高(50-70%),但特異性卻很高(90-95%),也就是一旦是陽性,那八九不離十是陽性。因此應該有為數不少的N1H1新流感的患者成了落網之魚,他可能不酸痛、可能不發燒,甚至可能快篩測不到,所以沒被通報上去,也就是不被認為他有H1N1新流感,所以若以通報數為取樣的母体數,統計出來的致死率準確嗎?母體數可能被嚴重低估,也就是說它千分之四點多的致死率是被高估了。但另一方面腸病毒的診斷就簡 單多了,因其診斷依據就是嘴巴黏膜皰狀紅疹,被通報的病例數較為精準,也就是它算出來的致死率自然較能接近事實。所以說得到H1N1新流感會比腸病毒危險,用這種數據的解讀是值得存疑的。

然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包括H1N1新流感病毒,最終的致死原因,大都是繼發性的細菌感染。比如常被舉證的1918年H1N1流感大流行為例,多數病例都被發現死於流感併發的細菌感染,當時從五千多個解剖案例中 發現23.5%感染了肺炎鏈球菌;接近兩千多個血液培養結果發現超過7成的細菌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炎鏈球菌,其次為葡萄球菌;另外一千多個肋膜積液培養中也發現8成有細菌感染的現象,主要為葡萄球菌及肺炎鏈球菌。也就是說病毒直接攻擊人體造成組織的傷害不是致死的原因,而是人體在病毒感染的攻擊下,讓我們的免疫能力下降,容易獲得繼發性的細菌感染而危及生命。

新流感顧名思義,他是2009年的基因突變的突發性流感,對於以前每年,包括去年,打過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的人,是沒有預防的能力,這也是它可怕之處,因大家都沒有抗体的保護,這個病毒很容易在社區被廣為傳染。在高得病率的堆積下,自然推高了死亡人數,而非它本身的毒性和其他類流感相較有其特異之處,我們要努力的目標應是防止此病毒的繼續擴散。所以得病的患者的自我管理很重要,例如不要到處趴趴走,多戴口罩,注意養生之道,想辦法讓身体處於最佳狀況。而尚未得病的一般人則應施打季節性流感疫苗與新流感H1N1疫苗以免染病上身,此外最重要的是應施打預防細菌的疫苗,如嗜血桿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阻斷後續細菌感染併發症的發生。而第一線醫師在處理包括H1N1新流感的病毒感染患者,應時時注意患者併發症的何時發生,我們診所一再主張「在精神生理狀況都還正常的發燒患者,兩天以內,是屬於正常範圍,但超過兩天的發燒,就要審慎以對」的處理原則,應是放之天下皆準的硬道理。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日,全年無休。

信箱

utopia0101@gmail.com

住址

彰化縣花壇鄉中山路二段26、28號。

電話

(04)7869602,(04)7870913

Designed by REDGEEG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