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緊緊不舒暢甚至酸痛的原因常讓人迷惑, 對其肇因常有各種不同的想像 。上了年紀的鄉親最先入為主的關念可能是感冒啦!血路不通啦!高血壓啦!到醫院診所會急著要醫師給他量血壓、測血油(血脂肪) 、開感冒藥。年輕一點的鄉親常想到的則是落枕,當然也有人認為是肌筋膜炎。那麼脖子酸痛真正的面向是甚麼呢?我們只需從頸部結構與疼痛的症狀就能略知其間的關聯。感冒的症狀的確也可能包括脖子不舒服,但若沒有其他感冒症狀,或已是長期的不適,就不可能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頸部肌肉疼痛。而血壓或血脂肪也難和頸部酸痛有關聯,頸部的唯一大血管─頸動脈,受到血壓或血脂肪的肆虐引起的阻塞,首要表現的應是腦血管缺血的狀態,此二者反而是和頭昏較有相關,血壓或血脂肪算是背了頸部酸痛的黑鍋。
另一方面,落枕正確的病理是頸椎周圍肌肉的發炎,是單純的軟組織問題,可能是睡姿不良造成的急性肌肉、韌帶的拉傷,或肌肉局部缺氧造成肌肉乳酸積聚造成的酸痛,只要使用消炎止痛或肌肉鬆弛劑,就可以獲得迅速的復元,這是很典型落枕的病程。因此三五天復發的落枕或久久不退的頸部酸痛,就不該說他是落枕。此外頸部的反覆酸痛也有人說它是肌筋膜炎,有所謂肌激痛點的存在,我們按壓那點也會覺得特別疼痛。但問題是肌筋膜炎也是一種由各種頸部問題形成的症狀,它本身是果不是因,因此筋膜炎本身這個病名並沒有告訴我們是甚麼原因造成的頸部酸痛,那麼要根除或預防筋膜炎的發病,根本是無從談起。
從解剖的觀點看,圍繞在頸椎周圍的肌肉群都是小塊肌肉,頸部的搖動或轉動,力道相對於肢体運動引發如類似手肘處網球肘的肌鍵發炎的可能性是相對較低,而因肢體劇烈運動常引起的肌肉拉傷,對頸部而言,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相對肌肉韌帶因素引起頸部酸痛的低可能性,神經的因素反而是最該考慮的原因。
我們再回頭看看頸部的解剖構造。頸部的支撐柱子─頸椎,是由七塊頸椎骨頭精密銜接而成,那麼多的骨頭要聚集在那麼小的空間,又要應付前後左右擺動與水平轉動的複雜動作,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相對位置要非常穩固,否則會亂成一團。 另方面,人体身體包括四肢的感覺與運動的功能,都是由腦部發出的許許多多的神經線所掌控 而這些線路須通過頸椎間隙(包括頸椎孔與頸椎間孔),到神經支配的部位。問題就出在頸椎很容易因為頸椎的退化、長骨刺、椎間盤乾萎、黃軔帶肥厚,或椎間盤破損突出等原因,造成相對位置的改變,而形成頸椎間隙的狹窄,神經路線當然就會受到壓迫。受壓迫的神經支配哪裡,那個區域就有酸麻痛的感覺。然而,儀器檢查就可以看出神經受到壓迫嗎?
那可未必,想想假如脊椎或神經根受到外力(如姿勢與施力錯誤)短暫的壓迫與碰撞,造成脊椎骨與神經根相對位置暫時性的改變而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發炎、水腫,雖然等到相對位置恢復正常,但神經發炎可能會持續一陣子,這種情形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明明神經壓迫的症狀很明顯,但儀器檢查往往是正常。這個道理就好比有人脊椎長很多骨刺,卻舒舒服服,還可以跳舞、游泳;有人雖只長了幾根骨刺,就哀聲連連,痛不欲生,這是因為神經沒碰到骨頭,是不會摩擦出火發的。
所以,上面拉雜的說明,鄉親們應該已知道我們老是覺得頸部緊緊、酸酸、痛痛的來由?沒錯,最首要考慮的是神經壓迫的問題。這也不是無依據的說法,因已有文獻證明高達80%的頸部酸痛,是由神經(脊髓或周邊神經)的受到壓迫引起, 尤其反覆經常性的發作,或嚴重持久的症狀,這種可能性更高。那麼對患有這種沉苛之疾的鄉親應該如何是好呢?我們的建議是:
1. 先由診所醫師給您做初步的診斷與藥物治療,若效果不佳或返複發作,可到神經外科作儀器檢查,先排除有否結構性的改變(如長骨刺、 椎間盤乾萎、黃軔帶肥厚或椎間盤破損突出等) ;還有很重要的,有否腫瘤的可能性?
2. 診所醫師除了給予初步的診斷與藥物治療外,最好順便給予正確的姿勢與放鬆的衛教。至於復健領域徒手治療的療效,雖然書上是言之鑿鑿,但臨床上常不是那麼一回事。最主要是因頸部關節複雜,而對某些因工作需要而頻繁轉動晃動頭部的人(這些人往往是頸部神經壓迫的最常見受害者),經過徒手治療歸位的頸椎相對位置,可能在頭部稍微轉動後,瞬間化為烏有,這也是頸部神經壓迫治療相對棘手的原因。
3. 為何神經會痛?就是因為神經受到壓迫或傷害。 若受到輕微短暫的壓迫 ,那麼疼痛在解除壓迫後疼痛就消失了 ,不會一直存在 (就好像我們用大姆指壓一下 另一手表皮健康的手背) 。但若是疼痛持續,或稍微移動就疼痛異常 ,那是因為這條神經已經持續被壓迫, 或神經被一次重大壓迫後, 造成神經表皮受傷發炎, 甚至水腫的狀態 ,神經表皮變得脆弱而敏感 ,所以 神經稍一被碰觸, 就疼痛益常, 甚至 因為水腫而持續被周邊的堅硬組織,如椎骨、 骨刺、 或椎間盤卡住, 造成持續的疼痛。所以 ,治療時 首先需治療發炎水腫的神經組織 ,給予口服NSAID(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後 ,神經的發炎與水腫就會減少, 而達到減少疼痛的目的。 但是若再度受到壓迫或撞擊。 神經將會再度發炎與腫脹, 從而抵消吃消炎藥的作用。
所以除了給予患者NSAID 外 ,還要患者 隨時要避免彎曲頸部的動作。 同時患者要常常做伸長脖子的動作(也就是抬頭、 挺胸、 縮下巴) ,以避免神經再度碰處到周邊堅硬組織, 同時還要好好利用晚上或白天躺床上休息的時間, 因為這時後沒有了地心引力 垂直向下的壓力, 此時要將頸部放平,不要睡枕頭(可以一條薄毛巾當枕頭),不要側睡, 讓神經周遭的硬組織沒辦法碰觸到神經, 這種狀況就好比復健時做頸椎牽引的那段時間 ,但後者只有短短幾分鐘的治療時間, 而每天的睡覺治療的時間, 卻可長達數小時 。若患者的頸椎神經根病變是由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根, 那麼椎間盤在受力平均及受力減輕下,突出的椎盤會再回縮回去(這也是復健時頸椎牽引的原理)。 若患者的頸椎神經根病變是由骨刺, 或椎體關節的輕微錯位造成的, 我們也可經由正確相對位置的再鞏固與減壓, 讓受傷的神經可以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