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中耳炎後常有中耳積液的情形,要不要繼續吃抗生素治療?或要不要接受通氣管置放的手術治療?常困擾著每位家長。
中耳積液顧名思義,就是急性中耳炎經過一定療程後,留下的中耳腔的液狀積物。它們沒有急性中耳炎,如耳痛發燒的症狀,但中耳腔仍充滿發炎後的液狀廢棄物,甚且少部分還帶有和急性中耳炎相同的細菌。
幸運地,對於一個沒有唇顎裂的健康小朋友,百分之九十的中耳積水在三個月後會自動消失,所以這段期間只需觀察,及避免環境的一些危險因子如小朋友是否常吸到二手煙?是否常躺在床上吸奶瓶?只有某些情況需再度接受一個療程的口服抗生素治療(約十天),這些情況包括合併有細菌性呼吸道感染,耳膜的嚴重變形如凹陷,及引發暈眩耳鳴等。這種抗生素的治療方式約可改善百分之十四的中耳積液。
若中耳積液超過三個月,而且雙耳聽力喪失達二十分貝以上,或有耳膜的嚴重變形即需施以治療。因長期的聽力障礙,可能會影響到小朋友日後的語言與認知能力;而耳膜的持續嚴重變形塌陷,也會影響聽小骨功能。治療方式,依據美國小兒科學會的建議,除了一個療程口服抗生素治療外,或許可直接接受通氣管置放的手術治療。若採抗生素治療者,在完成療程後,可以繼續觀察,直到中耳積液已達四個月,而前述的問題(即雙耳聽力喪失達二十分貝以上或有耳膜的嚴重變形)仍存在,則只考慮施以通氣管置放的手術治療。
那麼為什麼不儘早施以手術治療呢?除了積液本身有很大部份可自然消失及口服抗生素有部份的療效外,手術中需全身麻醉的風險,及通氣管置放術後的一些併發症,如持續性耳漏、膽脂瘤的發生,都是不輕易施以手術的原因。至於置放通氣管時,要不要同時施以鼻咽增殖腺切除,考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增殖腺腺肥大是否會造成持續中耳積液?或腺樣體是否大到會阻礙呼吸道的通暢?都是常見的考量原因。中耳積液並不是一種很嚴重的毛病(因百分之九十的中耳積液會自動消失),但也不可全然掉以輕心(因可能會有聽力障礙),只要把握幾個原則,即可避免無謂的焦慮,或不可彌補的傷害。
呼吸道疾病的專家 蔡俊榕小兒科診所 關心您!
更新日期:2007-03-01